Be creative, write anything.

Podcast 初體驗:聊聊工程師在英國的七年之路

沒有留言
在家錄 Podcast

受到腦科學的 May 邀請,有幸參加她的 podcast 內向腦沒煩惱的節目,聊聊是如何來英國打工度假的歷程,如何尋找工作,向老闆提加薪,最後幸運拿到工作簽證,繼續留在英國的故事。

為什麼會有這次訪談

跟腦科學的 May 認識的機緣也相當意外,有天收到她所傳的私訊,感謝之前部落格打工度假文章如何受用,說是有沒有機會見面聊聊天,沒有特別計畫想想就答應了,一起到市區酒吧吃星期日限定的 Sunday roast,交換意見與資訊,同時也得知 May 有在經營 podcast,便好奇一直追蹤到現在。

Sunday roast

Sunday roast

時光匆匆,正巧最近她正在進行人物訪談的節目,好奇詢問我,有沒有興趣接受他的專訪,聊聊以軟體工程師的角度,透過打工度假在倫敦職場的點點滴滴。當下是想說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呢,畢竟是難得有機會可以去參加別人的 podcast 節目,平時都是被動收聽那些 podcast 節目訪談的,沒想到這次有所榮幸,換我去創造一直節目呢。沒有思考多久就答應這次邀約呢。

關於這次專訪的節目收聽:

訪談初體驗

開始前幾天便有收到一份訪綱,大體是會有什麼問題會好奇想要了解,可以提前思索與準備,不過老實說因為工作繁忙,並沒有花太多心力在提前準備這塊,並沒有很認真準備回應稿,而是想當成悠閒閒聊的方式,然後帶出主持人好奇的事情。

  • 初到英國的職場探索
  • 薪資與福利的現實面
  • 英國 vs 台灣職場文化對比
  • 薪資與生活成本的平衡之道
  • 六年的蛻變與挑戰
  • 內向者的海外職場適應
  • 未來的選擇與規劃

我自己覺得在整個訪談的過程中是緊張的,尤其在倫敦生活了一段時間,大腦思考會是英文與中文並行,所以很不經意得會自然切換到英文,所以在訪談中要刻意的講中文,即使腦袋踫出來的想法是英文單字或是句子,都要想辦法切換成中文,深怕在出了錯。

再來就是沒有先前準備,預先準備所有訪談問題的答案,整理一套可依循的資訊線索,所以在訪談問答中,都需要花上些時間思考,會有所停頓。只是 May 剪輯的很好,讓訪談聽起來是非常流暢的進行呢。

整體來說,這次接受 May 的 podcast 訪談是一次有趣的經驗,如果還有下次機會的話,應該不會像這次手忙腳亂吧。

補充:關於尋找工作,與準備履歷廣告

在之前經驗分享中也提到的,倫敦企業在尋找軟體工程師時,大多都會尋找中階或是資深工程師人才,對於起步新人的職缺反而較好,因此對於剛踏進職場的新鮮人,或是計畫轉職的人來說,工作尋找會相較困難。因此會十分建議先在台灣累積戰功資歷,再前來挑戰會相較簡單的多。

關於履歷的撰寫,其實就是打造個人廣告,這部分從大人學的課程中受益良多,了解如何將自己過去戰功呈現,能讓獵人頭或是人資一眼相中,能展開第一輪電話訪談,這部分可謂至關重要啊。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心得:

A103 履歷優化與個人品牌重塑,獲得專業顧問一對一諮詢機會 申請軟體工程師職缺,如何撰寫提高面試機會的履歷 (CV)

補充:工作薪資與福利

關於在英國軟體工程師的薪水平均值,這部分可以在 Glassdoor 找到一些參考資料:

關於福利,各家公司的政策都不太一樣,印象比較深刻都多會有的是年假制度,政府規定勞工享有 20 天特休假,在加上 8 天國定假日,但不少軟體公司都會給上 25 天,有些甚至是 30 天特休假。而且特休假都相當好請,不會刻意詢問要做些什麼,理由寫個 holiday 都會給過,要連續請上兩個禮拜也都不是太大問題呢。

以下是經歷過,或是聽朋友分享的福利

  • 辦公室提供免費零食飲料
  • 辦公室提供免費午餐晚餐
  • 私人醫療保險項目,有些有包含牙齒與眼睛保健
  • 優惠價購買腳踏車或是手機
  • 不定期部門聚會與活動
  • 海外異地訓練 (offside team building)
    • 之前跟同事們去泰國住上一個禮拜
  • 海外遠端工作
  • 交通費補助

補充:如果抽到打工度假的話,要來嗎?

能理解剛抽到打工度假,興奮感褪去後面對現實的恐懼。當初只是想要小試運氣,但幸運獲得這次機會,但是有太多未知等在前方,要怎麼找工作,要怎麼找住宿,沒有朋友家人怎麼辦,台灣工作怎麼處理等等。而自己也還沒有自信可以面對,莫大的恐懼襲來,便會思考以及猶豫要不要逃跑,想要放棄抽到青年交換的機會。

自己當初也有類似的情況,後來面對來英國未知恐懼的解決方法,先是思考最糟糕的情況是什麼,我是否能夠接受?如果可以接受,則開始面對焦慮,列出所有害怕的事項,上網搜尋前人的經驗分享,讓自己知道遇到那些事情時,我能有什麼選擇。

當初最擔心是找不到工作,可能幾個月內就要回台灣,會花掉不少存款在機票與住宿,而回台後需要尋找新工作。對於個人健康的照護,反正健保會持續加保,有不能處理的問題可以直接買機票,這些最糟糕的情況都可以接受的,就是損失一些金錢,想想就覺得沒有什麼好恐懼的了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