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音表達基礎班:不僅是聲音表達,也是重新認識自己以及人生態度的課程
想利用下班時間,參加一些課程來探索自己想要什麼,看到朋友們之前有來參加這門課,周震宇老師所開的聲音表達基礎班課程,為期十個禮拜九堂課的課程,就報名參加這個課程。
紀錄上完這門課,最有印象的幾個收穫,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那些聲音表達技巧,而是在那技巧背後的人生哲學與態度呢。
認識自己是誰,了解聲音帶給別人的感覺
還記得第一節課的需要用自己聲音的活動,在活動開始之前,認為自己的聲音帶給別人的感覺,應該是很內向以及很理性的:
藉由同學們活動後給的回饋單,統計出自己的聲音感覺,竟然與自己想的不太一樣,竟然有一點外向以及嚴肅的感覺在裡面:
轉眼間到了最後一堂課時,小組們討論每個人聲音感覺,發現同學們給與自己的回饋,又與第一堂課有所不同,認為又更外向了一些,越來越沒有理性冷靜的感覺:
雖然有點令人困惑為什麼有如此的差異,但自己想想後便了解其原因,每個人社會化的過程中,會培養針對不同的情境,會調整自己來適應的能力。在陌生與熟悉的兩者差異如此巨大的環境中,自己也會無意識的調整自己啊。
在這門課程中讓自己能夠了解自己,自己的聲音會帶給別人怎麼樣的感覺,認知自己也能根據不同的場合,自己還會無意識亦或是有意識的調整自己聲音感覺。
聲音解放,釋放社會化給自己的枷鎖
記得一開始課堂時,周震宇老師就提到來上這門聲音表達的課程,必須先放開自己的心態,不糾結舊有習慣的束縛,才能從這堂課中學到東西,抱持舊思維持續質疑課程內容,將無法做出行動來改變。
在後續的課程中,持續收到這一點的提醒。在聲音解放課中,得嘗試用平時不太會宏亮聲音,並代入空間感的技巧,對同學們大聲說話。羅鈞鴻老師也不斷提醒,不管是社會化過程中所學習到的限制,亦或是過去心靈創傷的自我約束,若不解放自己過去的束縛,將無法發出這麼大的聲音,甚至會顯得尷尬。
依稀記得某堂課的練習,因為嘗試代入空間感而大聲練習,被全班同學注意,雖然練習的後面顯得有點尷尬而有點畏縮,從那時候體會到能放開自我束縛,甚至是自身的恐懼是多麼重要的事情,而且在後續的過程中越能越掌握如此的技巧,認知自己如果有意願,自己已經有能力可以拋棄這些束縛拘束。
理解自己獨特性,不用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
當初以為周震宇老師分析自己聲音點出的現象,氣比聲多的聲音感覺(亦或是問題?),後續可以利用聲音技巧,大量練習與模仿別人來調整,上完課程才認知不是這麼一回事。
不是用技巧改變自己的聲音,不用刻意去模仿別人,而是接受自己的獨特性,與自己內心對話理解自己,解放自己內心的束縛,修煉自己內心的情緒,由內而外進而改變自己的聲音感覺。
改變聲音感覺得從改變自己的內心開始。
察覺自己的情緒,傾聽他人的情感
所謂相由心生,心聲合一,聲音是內心的一面鏡子,從聲音可以窺探內心的情緒。
掌握情緒,這個技巧令人印象深刻以及好用,改變自己內心的情緒,很自然可以切換不同的聲音感覺,不管是憤怒、嚴肅、冷酷、溫暖或是熱情。
進而時時察覺自己的情緒,想要帶給別人什麼樣的感覺,得適時調整自己的情緒,要做到這點,得鍛鍊自己的內心。
除此以外,課程裡學會傾聽別人聲音的背後,不僅僅是聽懂內容,也要聽懂其情緒,更近一步聽懂其意圖,甚至相處久了,也能聽出其理念。
將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,嘗試開放自己的心胸來接受別人,才能開始展開交心的對話。
察覺自己的改變與進步
課程的最後,是大家各自準備幾分鐘的簡報,分享在這九週裡的學習心得。在經歷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與練習,想到需上台講話,還是會感覺到焦慮以及緊張,被自己的恐懼給束縛啊。
在前面聽完這麼多其他同學精彩的心得分享,在自己準備站上舞台之前,實在是自己給自己很多壓力,如果表現不好會發生什麼事情嗎?等等口齒不清會不會非常失禮?各種恐懼排山倒海而來。
當開口第一句話突然想起,與其花時間持續焦慮,不如找方法解決,想起 XDite 分享的演講心法,當自己分享好東西時,總是可以說很順的技法。當下調整自己的心態,解放自己的肢體,放膽下去分享吧。
已經忘記當時講堂分享的細節,依稀記得緊張以及焦慮從來沒有消失,但自己卻沒有感受到自己說話明顯的停頓,當聽到三分鐘響鈴提示還覺得時間怎麼過這麼快。
分享結束後的同學回饋,聽到許多稱讚表現不錯,與第一堂課比較進步很多的讚美,自己內心也覺得十分喜悅,察覺到自己明顯的進步。
心態調整了,所見的世界就不太一樣了。
後記
在最後一堂的分享最後,周震宇老師分享改變的五要素以及人生哲學,期許我們繼續成長,為了更好的自己:
- 專注自己,對自己的選擇負責
- 活在當下,把每件事做到好
- 察覺情緒,與自己的情緒溝通
- 開放自己,接受他人的意見
- 信任自己的選擇,相信他人不是有意要傷害你
對自己而言,這堂課不是單單只是聲音表達課而已,也是重新認識自己,學習人生態度與哲學的一門好課。
沒有留言: